法医职业真的很不容易,掌握着大量的专业知识,接触常人不愿意接触的事物,进出于极端恶劣的环境,却拿着微薄的工资。为生者权,为逝者言。我们负重前行,渴望你们的喝彩。——秦明
网剧《法医秦明》从10月13日火爆开播,至今已经播出六集,数万网友抢着转发《看了张若昀的法医秦明,我告别了鸡爪子烧肉饭以及一切油炸食品……》这篇观后感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。
对了,这就是时代不同了!观众们第一时间抢看新剧,从电视机时代跳到了以手机和电脑屏幕为代表的网络客户端!
但是,不变的是大家对精彩影视剧的追求,对警察和罪犯的较量的关注,对神秘的刑事侦查过程的“一颗赛挺”!
是不是又会有一群大好青年因为电视剧里的法医,感叹其外形炫目、行为酷帅,然后去报考法医专业呢?
毕竟,那些年,我们已经在《法证先锋》、《鉴证实录》以及一大批香港TVB电视剧、各种警匪片里见识了神一般的法医。
看到陈慧珊,真是满满的年代感。
哪怕是作为资深的刑事案件记者,小编也知道,如果法医说凶器是榔头,凶手交代是斧头的话——侦查员宁愿相信法医的!
都是真的。
好吧,杭州警方最近几年连续破获多年冷案,尤其是今年通过DNA比对破获了13年前的之江花园命案。
粉丝们连着几天阅读阿SIR对这起大案的复盘,还表示不解渴,一直求我们“揭秘”杭州法医群体。哎,其实,能说的我都说了……剩下的实在都是涉密了!
你们看,法医老秦不也是选择了创作虚构作品的路子嘛,才终于能把一些案子改头换面,让大家能够看到。
今天,经过阿SIR君苦苦“公关”,我们再把法医的面纱解开一小角儿……
讲法医之前,咱们先来个名词解释。
法医到底是什么?做什么?
影视剧里播得热闹,但其实《法医秦明》、《法证先锋》、《鉴证实录》这些剧,讲的其实不完全是同一群人。
这里我们所讲的,主要是公安部门的刑事法医,是指调查死者和死者相关的物品,以及相关的伤者的工作。
广义来说,大家从影视剧中了解的“法证先锋”即法庭物证科学家,人们也称为司法鉴定的专家,主要工作有:刑事法医、DNA鉴定、痕迹检验(手、足、工、枪)、文件检验几大块;如果说到刑事科技的全部,那还得包括照相、电子物证等。
中国法医学会虽然注册地址在公安部,但是法医实验室其实在公安刑事、交警等部门都有单独设立,检察院和法院也有法医,如今社会上的一些第三方鉴定机构也有,当然法医的来源仍然主要是警察、医生等体制内的资深专业人士。
但是,不管来自哪个部门,每一位法医都知道,他们对于警方破案和群众所需的司法鉴定有着重大的责任和作用,他们帮你找到真实。
真实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力量。
>>>>
1、看上去还像个学生,她其实是DNA资深鉴定师
王琴,剪着齐刘海的短发,穿着天蓝色制服的时候,眼镜片儿后面的眼神沉静。整个人也是瘦瘦白白,洋溢着知性美。
王琴
她就是最早一个独立比对出杭州之江花园命案凶手DNA的那个法医。当时DNA系统库自动提醒,让王琴核对,最后大家确认:2015年在诸暨打架偶然进了一回派出所、那个乡亲们眼里的“老实人”,就是13年前在之江花园做下灭门命案的凶手。
在记者面前这淡定的一站,跟她所带来的那些震惊中外的大新闻相比,感觉实在是太过悬殊了。
王琴其实都已经是有资格带徒弟的老法医了。38岁的她,从警15年,带了好多徒弟,现在是杭州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DNA检验室副主任,也在杭州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任职。
王琴去年新带了一个徒弟,叫蔡鸿勇。
《法医秦明》剧照
“我经手的第一起强奸案,当时我们从受害人内裤上取到了嫌疑人的遗留物质,没想到,我在其中一个步骤加错了试剂,导致结果出现了偏差。”蔡鸿勇对这件事印象极为深刻,是王琴这个“小”老师帮着蔡鸿勇一步步地倒推检验过程,根据每一步的记录回放记忆,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,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果。
说说一句话,当时耗去了师徒俩整整12个小时用来“复盘”。
“王老师做事一丝不苟,我也由此知道,做我们这一行的,容不得一点差错。”这是新法医蔡鸿勇的心得。
DNA比对,也并非是计算机“滴”一响,跳出来一个“A”和“B”比对成功的结果,而是一大组有可能的数据,要靠法医自己去比较,去观察,去判断。“你知道这里面会有那个答案,到底哪两个是一对儿,还得靠脑子去想,甚至是靠自己的经验和勇气、直觉。”汪旭峰副大队长说。
破案,就始于这样一点点排除“NO”的信息,找到那个“YES”。
所有老电脑都妥善保存着,里面的资料可宝贵了
>>>>
2、“第一女法医”的大帽子下面,她熟练切换着温柔和霸气的不同模式
“杭州第一女法医”真不是她自封的,也不是杭州警方吹的——最近21年,大杭州市行政范围内大部分命案,周莉红赶到现场亲自勘察。刑侦支队的法医必须到命案以及重要大案的现场,这是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条不成文的规定,也是她的师傅提出的要求,最后成为她自己的习惯。
所以,从一名新警察开始到现在,周莉红确实是出现场最多、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杭州女法医。这还没算上支援外省市警方破案的那些案例呢,在中国法医学会,周莉红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“老法师”。
周莉红,女,43,从警21年,曾获得杭州市优秀人民警察等一大堆荣誉,目前是主任法医师。
当然,我们已经打过很多次交道。
从左到右法医李志恒 、柯玮、 周莉红、照相何海明、大队领导汪旭峰
她是那个敢于在“走进警营”活动中,面对一大群好奇的小读者,极为淡定地亮出照片,邀请孩子们一起破案、一起猜想犯罪者的行为模式的霸道女法医……
那时候,现场记者我都吓了一跳,更不用说站在门外的家长们和层层警界领导了!不过,孩子们的反应是并不恐惧,反而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和求知欲——事实证明了她的霸气绝对不是蛮干,更不是哗众取宠,而是对现场氛围和心理节奏有着超强悍的掌控力。
她有强大的自信,也有精细的分寸感。她经手的那么多案子,嗯,都不如这一刻给我来得震撼。
刑警也好,法医也好,其实都是勇于打破规则的人。他们面对的罪犯,也是打破了常人行为范畴的不正常的人啊。坏人比老实人聪明了那么一丢丢,他们必须比坏人更聪明一咻咻!
但是呢,周莉红是个能够完全收起锋芒,只剩温柔和善解人意的女人。
“怎么证明你是一个温柔的人?”
“缝尸体比别人缝得细一点。”
>>>>
3、菜鸟出更:手插好,在口袋里,什么都不要摸,就对了
在《法医秦明》里面,“秦明”连解剖尸体都要把小伙伴赶出去,“你的呼吸干扰到我了!” 法医面对的不光是残忍的感官冲击,更需要专注和不放过蛛丝马迹的观察力。
新法医第一次去现场又应该怎么办呢?
周莉红说:“我会跟他们讲,‘手插好,在口袋里,什么都不要摸,就对了’。”
她笑着说,“曾经有过的,真的会有那么热情的实习生,突然上来——他也是好心,帮忙移动一个家具啊,拿个凳子什么的……然后我告诉他说,你‘污染’了现场。”
那样热情地摸一下,不但可能留下了自己的指纹,还有可能覆盖了别人的指纹啊!作为一名法医,在现场留下自己的“污染”痕迹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荒唐行为,但是发脾气并不能绝对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,周莉红也不爱发脾气。
一句话,“手插好,在口袋里,什么都不要摸,就对了”,从人的角度杜绝了这种行为。
一个发明,从制度的角度解决了大面积的风险——后来,由杭州警方推广到全国的“现场通行踏板”,就是来自于杭州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集体发明。想不到吧,就这么一块小小的踏板,选好四个、四个又四个的落脚点,一块块搭出通道,可以让派出所民警、刑警、法医等等需要进出现场的人们既能进出现场,又能避免对现场物证的破坏,把这种“意外”风险降到最低程度。
秦明
“这个人额骨上的这道缝是怎么回事?刚才那个人在同样的位置有没有?”在工作中,听到周莉红的提问,她的徒弟柯玮也是心里一惊。他本能地就嘀咕着说,“好像也有……应该是骨折引起的。”
周莉红当即反驳,“刚才那具(尸体)没有,只有极少数人的额骨才会有这道缝,所以这个人是很特殊的。”
这是一位非正常死亡的死者,虽然解剖结果和案件没什么关系,但是,“周老师的严谨还是给我上了一课,让我感触很深。”柯玮,一个31岁的法医学硕士,他说,作为新人,他要更加细致和冷静。
“呕吐什么的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,这是克制不了的,也不用故意练习压抑。”她温柔地说,“好在现如今的腐尸很少见了,‘巨人观’那种,任是谁都忍不住会呕吐的。”
“法医的日常工作,比我们想象要枯燥也要艰苦,今年‘五一’的时候,我正准备请探亲假回安徽老家,结果案子来了,我连续工作了13天。”说话的是柯玮,今年元旦才正式上岗,对这一行的辛苦已经有了充分的体会。
>>>>
4、神秘的七大队,真不像是平均年龄38的一群年轻人
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下面有个神秘的七大队,还有个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。
这俩单位在一起办公,就在体育场路东端的刑侦大楼。那墙上有个旧照片——你可以看到,2006年时,技术员们还是靠肉眼和记忆来辩识物证的。
他们几乎把眼睛直接放在了放大镜上,放大镜也几乎直接贴在了纸上。
这一次,我们也见到了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这么一群“法证先锋”。
《法证先锋》剧照
他们气质酷帅、语速快、声音低,说话特别有条理——可惜个个都因为用眼过度,戴着眼镜,有的老技术员说没到40岁就眼睛花得厉害。
法医实验室有民警10人,其中六零后1人 ,七零后4人,八零后5人。连续多年保持命案全破,整个刑事法医室堪察现场一年大约300起左右。
DNA实验室有民警9人,其中六零后1名,七零后2名,八零后4名,九零后2名,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送检的物证进行DNA检验,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及依据。
平均年龄38岁?不对,大部分都很年轻啊。
“是我们拖后腿了。”老法医金利方笑眯眯地承认。
他45岁,原来是浙江大学的老师,因为喜欢法医职业,已经改行12年。这位法医病理检验专家,2012年1月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,参与100余起重大疑难命案的侦破。
卢刚,别被这个名字的雄性气息骗了,51岁的法医姐,从事验伤29年。
在群众利益和法律公正之间,她一直都走得很稳。每年受理检验各类案件约500余起,出具报告300余份,外出会诊案件60余起。
对了,还有位祖师爷级别的大神,还是闪闪的女神——不能不提到86岁的陈惜秋老太太!
她素有“杭州女宋慈”之称的共和国第一代法医。
有这位老太太镇守江南,确实也是杭州警方的光荣之一。
周莉红告诉我,老太太如今住在敬老院,后辈法医们和公安领导还经常去探望她。老太太平时在撰写自己的回忆录《岁月留声》,这可真的很值得读者们热烈期待。
来源: 点兵点将点ASir
微信ID: HZPD0571110
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